我们想要富裕,却总是带着匮乏生活

我们想要富裕,却总是带着匮乏生活 在生活中,无论我们拥有何种身份,身处何种情境,我们所谈论的都是:我们缺少什么。

我在自己身上也看到了这一点。对我以及许多人来说,每天早晨一睁眼,第一个念头就是:“我没睡够。”接下来的念头则是:“我的时间不够。”无论正确与否,“不够”这个想法总是自动地出现在我们面前,我们甚至从未真正地去考虑或者检视其真实性。

我们把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聆听、讲述、抱怨或担心我们所缺乏的东西: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,得不到足够的休息,身体锻炼得不够;我们没有足够的工作可做,即使工作足够也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;我们没有足够的权力;我们没有足够的周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当然,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金钱–永远都不够。

我们不够苗条,不够聪明,不够漂亮,不够健壮,所受的教育不够,不够我成功,也不够富有–永远都不够。

清晨,从睡梦中醒来,我们还未坐起身,脚还没着地,就已经成了一个不够优秀、落在他人之后、已然失去或者缺少某些东西的人。

到了晚上,上床休息前,我们的脑中也已塞满了“今天我没有得到什么或者没有做成什么”等诸如此类的念头。我们带着这一堆念头入睡,一觉醒来,又一头扎入“匮乏”的幻象之中。

“匮乏的旋律”日复一日地重复着,成为我们思想的“默认设置”,被我们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,从口袋里的钱到我们所爱的人,甚至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。“不够”本来仅仅是对忙碌生活–抑或匮乏生活–的一个简单描述,它却渐渐地成为不得志的坚实理由。它成了我们无法完成预期目标、无法实现梦想的托词;成了他人让我们失望的解释;成了我们牺牲自己的真诚与完整、自我放弃、小看他人的借口。

匮乏,作为持续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“不足、不够”的感觉,已经成了我们思考、行动与生活的出发点。它严重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最深感受,并成为我们体验人生的透镜。通过这一透镜,我们的期望、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后果都变成了自我应验的预言,也就是,人生充满了不足、不够与不满。

匮乏,作为一种内在条件、一种心态,活生生地体现在嫉妒、贪婪、偏见以及与生命的抗争中,它也深深地渗入了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中。

因为匮乏的心态,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中不乏内心恐惧的体现,这种恐惧要么驱使我们无休止地追逐更多的东西,却永远得不到满足;要么迫使我们采取折中策略想退出这种无望的追逐;要么谈钱色变。

在追逐或折中的过程中,我们与本是我们天性的完整与真诚决裂,我们背弃自己的灵魂,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核心价值与最高承诺,最终陷入“分离”与“不满”的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。

我们开始相信那些受功利驱使的商业与文化讯息–它们宣扬金钱能够买来幸福,自己也开始于外在寻找充实的人生。

匮乏心态并不是我们故意创造的,我们也没有刻意将这种心态带入生活中。在我们出生之前这种心态便已存在,而且它很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,超越我们而存在,永远留存于我们对金钱的观念中。

尽管如此,我们却拥有选择的权利,选择是否深陷其中,是否任其主宰我们的人生。

 

微信“扫一扫”分享至朋友圈

在线留言

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!